新时代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思维方法The Thinking Methods of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Judicial System in New Era
王新清;胡晴晴;
摘要(Abstract):
党的十八大以前的司法改革主要秉承创新思维,对逻辑思维的运用较少,改革措施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。党的十九大提出了"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"的要求,这种综合配套的司法改革应当在正确的思维方法引领下进行。新时代司法改革应遵循逻辑思维确定性、规范性和同一律的三项基本原则,运用因果分析法挖掘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,运用系统分析法提出更为周全、切合实际的改革措施。当前推行的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属于中央规划型改革,从广泛听取民意、收集问题到最终启动立法、修法程序,形成新法律、新制度,每个步骤都应遵循科学、严谨的思维方法。
关键词(KeyWords): 司法体制改革;逻辑思维;因果联系;系统分析
基金项目(Foundation): 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、南开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实现路径”(2020F001)
作者(Author): 王新清;胡晴晴;
Email:
DOI: 10.14119/j.cnki.zgxb.2020.05.011
参考文献(References):
- [1][14]习近平.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——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17:39.
- [2]陈卫东.司法改革应遵循法治理念[J].中国司法,2016,(8).
- [3]谭闯.对我国司法改革理论和实践的一些忧虑——以河南省某基层法院‘先例判决制度’为例[J].中国检察官,2006,(2).
- [4]余华东.创新思维的关键是非逻辑思维[J].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,2002,(1).
- [5]徐昕,黄艳好,汪小棠.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(2013)[J].政法论坛,2014,(2).
- [6]施鹏鹏.为职权主义辩护[J].中国法学,2014,(2).
- [7]陈瑞华.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[M].北京:法律出版社,2008:125.
- [8]王新清,赵旭光.精英话语与民众诉求[J].法学家,2006,(5).
- [9]李章仙.当代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——以法治思维切入[J].石河子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6,(8).
- [10]王常龙.漫谈司法同一律的运用[J].河北法学,1984,(6).
- [11]江国华.论司法改革的五个前提性问题[J].政治与法律,2015,(3).
- [12]刘德中.怎么看、怎么办与怎么办好——新时代所需思维能力的层次性与养成[J].毛泽东思想研究,2018,(5).
- [13]徐昕.司法改革的顶层设计及其推进策略[J].上海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4,(11).
- [15]习近平.习近平谈治国理政[M].北京:外文出版社,2014:88.
- (1)《法院组织法》第31条规定,合议庭评议案件应当按照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。第33条规定,合议庭审理案件,法官对案件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负责;法官独任审理案件,独任法官对案件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负责。《陪审员法》第14条规定,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合议庭审判案件,由法官担任审判长,可以组成三人合议庭,也可以由法官三人与人民陪审员四人组成七人合议庭。第22条规定,人民陪审员参加七人合议庭审判案件,对事实认定,独立发表意见,并与法官共同表决。根据上述法律条文,少数服从多数的表决制度与法官的职权内容可能产生冲突。